"日前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(國家標準化委員會)發布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》(2020年第17號),GB/T39052-2020推薦性國家標準《公共資源拍賣中心運行服務》于2020年7月21日發布,自2021年2月起實施。
這一標準的發布和實施,有助于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的安全運行、規范服務,有助于充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體性、系統性、功能性作用,有助于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規?;ㄔO。"
背景
《公共資源拍賣中心運行服務規范》從2013年調研到2015年立項,從2017編審到2020年發布,歷時7年,集聚了國內各省市拍賣協會的集體智慧。這是繼《拍賣企業的等級評估與等級劃分》和《網絡拍賣規程》之后,拍賣行業又一項推薦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。中國拍賣業第三個國家標準。該標準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牽頭起草,參編人員涉及公共資源交易、管理機構和行業協會、業內外企業以及從事拍賣相關業務和理論研究的專家、教授等。在標準編制過程中,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內外組織協調作用,利用電子郵件、電話溝通、調研走訪、會議研討等多種形式,向行政、法律、拍賣、電子商務、標準化和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專家征求意見,在大量調研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,重點把握了服務性、統一性、協同性三項原則,前后歷經八次重大調整,于2019年5月形成標準報批稿, 11月完成報批,今年7月獲準發布。內容
標準規定了公共資源拍賣中心運行服務的基本原則與要求、場所及設施設備要求、網絡拍賣平臺要求、機構及人員、運行服務流程、監督與評價等。主要內容包括:公共資源拍賣中心建設場所選擇的要求、主要功能區域設置要求;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網絡拍賣平臺的功能性、穩定性、安全性等要求;公共資源拍賣中心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要求;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的運行服務全流程要求;公共資源拍賣中心應建立監督與評價機制等。意義
《公共資源拍賣中心運行服務規范》是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深化改革與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,有利于公共資源拍賣活動的公開透明、陽光操作,促進“互聯網+公共資源拍賣”有機結合、協調發展,提升拍賣服務效率與質量。其意義在于,更好地發揮拍賣的資源優化配置功能,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,有效激發市場活力,改善營商環境,使公共資源通過拍賣方式實現價值最大化。契機
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大和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的推進,對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的運行服務提出新的要求。特別是,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“一網三平臺”建設在加速推進,今年年內,上海市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的“新牌子”與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“新體系”的深度融合,是當前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。因而,要抓住國家標準《公共資源拍賣中心運行服務規范》的發布和實施的重要契機,爭取躍上新臺階,以促進上海拍賣行業的高質量發展。